单位简介

李玉红

176
发表时间:2022-07-12 18:03


  【个人情况简介】

  研究员

  研究领域:农村工业污染,工业化与城镇化,环境与发展。

  教学科目:环境政策评估。

  【学习、工作经历】

  学习经历

  200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,获经济学博士学位。200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系,获经济学硕士学位。2000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,获理学学士。

  【近期主要著作、论文及主持参与的重要项目】

  工作经历:

  2007年起,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、副研究员、研究员。2011-2012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农业与资源经济系访问学者。

  著作

  [1]李玉红.中国农村工业及污染问题研究[M].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0年。

  期刊发表论文:

  [1]李玉红,王皓.中国人口空心村与实心村空间分布——来自第三次农业普查行政村抽样的证据[J].中国农村经济,2020(04):124-144.

  [3]李玉红,王皓.违法排污视角下京津冀工业颗粒物排放研究[J].城市与环境研究,2019(01):16-30.

  [4]李玉红.中国工业污染的空间分布与治理研究[J].经济学家,2018(09):59-65.

  [5]李玉红.中国农村污染工业发展机制研究[J]. 农业经济问题, 2017,38(05):83-92+112.

  [6]李玉红.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工业化与城镇化[J]. 城市发展研究, 2017,24(03):89-94+101.

  [7]李玉红.内蒙古粮食生产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研究[J]. 生态经济, 2017,33(03):115-119.

  [8]李玉红.城市化的逻辑起点及中国存在半城镇化的原因[J]. 城市问题, 2017,(02):14-19.

  [9]李玉红.铅酸电池行业环保专项行动的环境与经济影响研究[J]. 中国环境管理, 2016,8(05):96-102.

  [10]李玉红.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外部性分析——一个生态环境角度的考察[J].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),2016,30(07):37-43.

  [11]李玉红.中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识别——基于第一、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的估算[J]. 城市与环境研究,2015,(04):60-74.

  [12]李玉红.农村工业源重金属污染:现状、动因与对策——来自企业层面的证据[J]. 农业经济问题,2015,36(01):59-65.

  [13]李玉红.农村工业污染亟需重视[J]. 环境经济,2010,(08):31-34.

  [14]王皓,李玉红. 企业演化的动态特征及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——对中国制造业的经验分析[J]. 经济管理,2010,32(07):1-7.

  [15]李玉红,王皓,郑玉歆. 企业演化: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[J]. 经济研究, 2008,(06):12-24.

  [16]郑玉歆,李玉红.工业新增利润来源及其影响因素:基于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[J]. 中国工业经济,2007,(12):5-12.

  [17]李玉红,王皓.企业生产率动态研究前沿探析[J]. 外国经济与管理, 2007,(06):7-13.

  [18]李玉红.农村市场化对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贡献—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[J]. 中国农村观察,2006,(03):2-9.

  [19]王皓,李玉红.资本结构理论发展与国内实证研究综述[J]. 南开经济研究,2005,(02):107-112.

  论文集收录论文:

  [1]李玉红,《农村工业源重金属污染与粮食安全》,载张晓主编《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六卷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5.

  [2]李玉红,《中国农药生产和使用的环境与食品安全影响》,载张晓等著《中国生态环境安全评论2012》,金城出版社,2014,175-194.

  [3]李玉红,《农业生产方式与环境影响—以美国为例的一个讨论》,载张晓主编《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五卷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2。

  [4]李玉红,《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及情景研究评价》,载张晓主编《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》第四卷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0.

  [5]李玉红,《非合意产出在生产率度量中的处理--理论与方法》,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政策与模拟重点研究室主编《经济政策与模拟研究报告第三辑》,经济管理出版社,2011.

  [6]李玉红,《中国环境与发展报告》,载汪同三、郑玉歆主编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发展报告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1,239-278。

  [7]李玉红,《中国环境与发展报告》,载汪同三、郑玉歆主编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发展报告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9.

  [8]郑玉歆、张友国、李玉红,《减缓我国工业部门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》,载李军、曾力生主编,《和谐社会与经济系统》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08,97-124。

  


文章分类: 专家风采